第二十章 沾沾老太太喜气

下载免费读
劝英廉不要因为太后寿庆大肆操办进谏的是宜绵,此人是正白旗满洲人,以生员考授兵部笔贴式,如今在户部任督催所主事。
  只是一个小小主事也敢在本衙堂官面前乱议,英廉自是面色不愉,斥道:“国家大事,岂是你这小臣能置喙的。”
  那宜绵却是没有害怕而噤言退下,反而躬了躬身,道:“中堂莫非忘了杭世骏、纪昀故事?”
  这两个人名让英廉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杭世骏是翰林院检讨,三个月前上疏说皇帝屡次南巡,挥霍太大以致国库存银七千八百万两皆虚耗一空,而南巡本质不过是“借视河之名,行羡艳江南之实”。
  本意是想劝皇帝不要再出巡劳民伤财,结果却是惹得皇帝火冒三丈,将杭世骏交部议严惩。
  部议结果是罪当重辟,也就是腰斩,幸侍郎观保谏免这才保住一命。不过官是没得做了,直接卷铺盖回老家交地方看管。
  那个纪昀又叫纪晓岚,此人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很有才华,也颇得皇帝看重,时而命他伴驾出巡。因其爱抽烟,同僚们都叫他纪大烟袋。
  然而纪昀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以为自己深得皇帝宠信,便也学那杭世骏找了个机会谏说皇帝当罢出巡。说什么历次出巡、用兵已使天下财力耗尽,故而当停巡止兵,以养国力民力什么的。
  没想到皇帝当场便喝骂于他,道:“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娼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
  意思是朕不过是因为你纪昀有才华故留你在身边,还叫你在四库书馆当差,但你以为你这个学士同民间蓄养的娼优有什么区别么?
  一个娼优之辈也敢在朕面前妄议国事!
  纪昀当时就吓得跪地扑通磕头,直把脑袋都给磕破,连连自骂,这才没落的罢官归乡的下场。
  杭、纪二人还是因为南巡的事被皇帝痛骂,当今皇帝最是孝顺,但凡太后的事是无一不准,有言必遵。平时出巡也必奉陪太后同行,与其左右不离,在宫中也基本是日日请安,两天一台戏,三天一出曲,承欢膝下,务使太后享尽“福、禄、寿”。
  可以说,太后就是皇帝的逆鳞,太后的事就是皇帝心中的头等大事。
  如此,你英中堂要是于太后八十大寿这节骨眼上折子劝谏,中堂大人以为会落个什么下场呢?
  回过味来的英廉看了眼很是恭敬立在对面的宜绵,却是连句赞许的话都没说便直接钻入轿中。
  但这却让宜绵知足了。
  他知道经他这一提醒,英中堂必会记得他。
  ...........
  “万岁爷,这是山东进献的翡翠亭,高三丈、宽二丈,全是用孔雀的尾翎制作的呢。奴才瞧着都稀罕,太后她老人家见了能不欢喜?”
  养心殿内,总管太监李玉正陪着主子乾隆爷在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寿礼。
  养心殿并非皇帝所居寝宫,乾清宫才是。
  圣祖爷康熙驾崩后,世宗雍正皇帝为了表示守孝没有入住乾清宫,而是居于离乾清宫不远的养心殿。乾隆登基后同样也是如此,至此这养心殿倒成了大清帝国皇帝的居处。
  “国泰倒是有心了,朕没看走眼。”
  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乾隆看起来同四十许人差不多,丝毫不见老样,脑后的辫子也没有一根白发。
劝英廉不要因为太后寿庆大肆操办进谏的是宜绵此人是正白旗满洲人以生员考授兵部笔贴式如今在户部任督催所主事只是一个小小主事也敢在本衙堂官面前乱议英廉自是面色不愉斥道国家大事岂是你这小臣能置喙的那宜绵却是没有害怕而噤言退下反而躬了躬身道中堂莫非忘了杭世骏纪昀故事这两个人名让英廉神情变得凝重起来杭世骏是翰林院检讨三个月前上疏说皇帝屡次南巡挥霍太大以致国库存银七千八百万两皆虚耗一空而南巡本质不过是借视河之名行羡艳江南之实本意是想劝皇帝不要再出巡劳民伤财结果却是惹得皇帝火冒三丈将杭世骏交部议严惩部议结果是罪当重辟也就是腰斩幸侍郎观保谏免这才保住一命不过官是没得做了直接卷铺盖回老家交地方看管那个纪昀又叫纪晓岚此人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很有才华也颇得皇帝看重时而命他伴驾出巡因其爱抽烟同僚们都叫他纪大烟袋然而纪昀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以为自己深得皇帝宠信便也学那杭世骏找了个机会谏说皇帝当罢出巡说什么历次出巡用兵已使天下财力耗尽故而当停巡止兵以养国力民力什么的没想到皇帝当场便喝骂于他道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娼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意思是朕不过是因为你纪昀有才华故留你在身边还叫你在四库书馆当差但你以为你这个学士同民间蓄养的娼优有什么区别么一个娼优之辈也敢在朕面前妄议国事纪昀当时就吓得跪地扑通磕头直把脑袋都给磕破连连自骂这才没落的罢官归乡的下场杭纪二人还是因为南巡的事被皇帝痛骂当今皇帝最是孝顺但凡太后的事是无一不准有言必遵平时出巡也必奉陪太后同行与其左右不离在宫中也基本是日日请安两天一台戏三天一出曲承欢膝下务使太后享尽福禄寿可以说太后就是皇帝的逆鳞太后的事就是皇帝心中的头等大事如此你英中堂要是于太后八十大寿这节骨眼上折子劝谏中堂大人以为会落个什么下场呢回过味来的英廉看了眼很是恭敬立在对面的宜绵却是连句赞许的话都没说便直接钻入轿中但这却让宜绵知足了他知道经他这一提醒英中堂必会记得他万岁爷这是山东进献的翡翠亭高三丈宽二丈全是用孔雀的尾翎制作的呢奴才瞧着都稀罕太后她老人家见了能不欢喜养心殿内总管太监李玉正陪着主子乾隆爷在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寿礼养心殿并非皇帝所居寝宫乾清宫才是圣祖爷康熙驾崩后世宗雍正皇帝为了表示守孝没有入住乾清宫而是居于离乾清宫不远的养心殿乾隆登基后同样也是如此至此这养心殿倒成了大清帝国皇帝的居处国泰倒是有心了朕没看走眼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乾隆看起来同四十许人差不多丝毫不见老样脑后的辫子也没有一根白发国泰是山东巡抚满洲镶白旗人四川总督文绶的儿子年初文绶奉旨审查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容儿子明德布贪婪勒索属吏一事因偏袒阿尔泰不以实情奏报被遣戍伊犁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国泰闻知之后立即上疏认罪请求随父亲一同戍边以赎其父罪过乾隆感慨国泰同前明重臣杨嗣昌颇似便御笔批示国泰你没有罪何必惊慌不久之后一道圣旨升国泰为山东巡抚万岁爷这是浙江进献的镜湖亭这一次太后八十大寿各地督抚都进献了贺寿礼这些贺寿礼如何才能让皇帝瞧见又或是排在别的督抚前面让皇帝欣赏却是有讲究的这个讲究就是李玉这位总管太监浙江进的这座镜湖亭是用一个直径二丈的大圆镜镶嵌在藻井之上四周用数万枚小圆镜堆砌成墙垣小圆镜层层叠叠呈鱼鳞状人如其中无数身影映照在镜壁上使人有如在天宫之感相比山东巡抚国泰进献的翡翠亭浙江巡抚三宝进献的这座镜湖亭显然更珍贵一些不过因为国泰多给了李大总管五千两三宝献上的镜湖亭自然只能排在第二这是个好东西难为三宝了乾隆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出浙江献的宝贝比山东的要好当时就笑着命人传谕旨让那三宝将两浙盐政也兼起来这么多宝贝太后她老人家不知怎么个欢喜法呢李玉咧嘴笑着一想到额娘已经八十岁乾隆也是高兴诗兴上来当即就吟道六旬帝子八旬母史册谁曾见此景李玉竖耳倾听准备好生记下万岁爷的佳作不想万岁爷却没了下文嗯好好实在是不知道下两句如何作法的乾隆负手走到后面的宝物前一一欣赏这时有内侍来禀说是刑部尚书英廉求见乾隆摆了摆手道朕正要找他呢传进来吧劝英廉不要因为太后寿庆大肆操办进谏的是宜绵,此人是正白旗满洲人,以生员考授兵部笔贴式,如今在户部任督催所主事。
  只是一个小小主事也敢在本衙堂官面前乱议,英廉自是面色不愉,斥道:“国家大事,岂是你这小臣能置喙的。”
  那宜绵却是没有害怕而噤言退下,反而躬了躬身,道:“中堂莫非忘了杭世骏、纪昀故事?”
  这两个人名让英廉神情变得凝重起来。
  杭世骏是翰林院检讨,三个月前上疏说皇帝屡次南巡,挥霍太大以致国库存银七千八百万两皆虚耗一空,而南巡本质不过是“借视河之名,行羡艳江南之实”。
  本意是想劝皇帝不要再出巡劳民伤财,结果却是惹得皇帝火冒三丈,将杭世骏交部议严惩。
  部议结果是罪当重辟,也就是腰斩,幸侍郎观保谏免这才保住一命。不过官是没得做了,直接卷铺盖回老家交地方看管。
  那个纪昀又叫纪晓岚,此人是翰林院的侍读学士,很有才华,也颇得皇帝看重,时而命他伴驾出巡。因其爱抽烟,同僚们都叫他纪大烟袋。
  然而纪昀不知哪根筋搭错了,以为自己深得皇帝宠信,便也学那杭世骏找了个机会谏说皇帝当罢出巡。说什么历次出巡、用兵已使天下财力耗尽,故而当停巡止兵,以养国力民力什么的。
  没想到皇帝当场便喝骂于他,道:“朕以汝文学尚优,故使领四库书馆,实不过娼优蓄之,汝何敢妄谈国事!”
  意思是朕不过是因为你纪昀有才华故留你在身边,还叫你在四库书馆当差,但你以为你这个学士同民间蓄养的娼优有什么区别么?
  一个娼优之辈也敢在朕面前妄议国事!
  纪昀当时就吓得跪地扑通磕头,直把脑袋都给磕破,连连自骂,这才没落的罢官归乡的下场。
  杭、纪二人还是因为南巡的事被皇帝痛骂,当今皇帝最是孝顺,但凡太后的事是无一不准,有言必遵。平时出巡也必奉陪太后同行,与其左右不离,在宫中也基本是日日请安,两天一台戏,三天一出曲,承欢膝下,务使太后享尽“福、禄、寿”。
  可以说,太后就是皇帝的逆鳞,太后的事就是皇帝心中的头等大事。
  如此,你英中堂要是于太后八十大寿这节骨眼上折子劝谏,中堂大人以为会落个什么下场呢?
  回过味来的英廉看了眼很是恭敬立在对面的宜绵,却是连句赞许的话都没说便直接钻入轿中。
  但这却让宜绵知足了。
  他知道经他这一提醒,英中堂必会记得他。
  ...........
  “万岁爷,这是山东进献的翡翠亭,高三丈、宽二丈,全是用孔雀的尾翎制作的呢。奴才瞧着都稀罕,太后她老人家见了能不欢喜?”
  养心殿内,总管太监李玉正陪着主子乾隆爷在观赏各地送来的贺寿礼。
  养心殿并非皇帝所居寝宫,乾清宫才是。
  圣祖爷康熙驾崩后,世宗雍正皇帝为了表示守孝没有入住乾清宫,而是居于离乾清宫不远的养心殿。乾隆登基后同样也是如此,至此这养心殿倒成了大清帝国皇帝的居处。
  “国泰倒是有心了,朕没看走眼。”
  今年已经六十二岁的乾隆看起来同四十许人差不多,丝毫不见老样,脑后的辫子也没有一根白发。
  国泰是山东巡抚,满洲镶白旗人,四川总督文绶的儿子。
  年初文绶奉旨审查前四川总督阿尔泰纵容儿子明德布贪婪勒索属吏一事,因偏袒阿尔泰不以实情奏报,被遣戍伊犁。时任山东布政使的国泰闻知之后立即上疏认罪,请求随父亲一同戍边以赎其父罪过。
  乾隆感慨国泰同前明重臣杨嗣昌颇似,便御笔批示国泰:“你没有罪,何必惊慌?”
  不久之后一道圣旨升国泰为山东巡抚。
  “万岁爷,这是浙江进献的镜湖亭,”
  这一次太后八十大寿各地督抚都进献了贺寿礼,这些贺寿礼如何才能让皇帝瞧见,又或是排在别的督抚前面让皇帝欣赏,却是有讲究的。
  这个讲究就是李玉这位总管太监。
  浙江进的这座镜湖亭是用一个直径二丈的大圆镜镶嵌在藻井之上,四周用数万枚小圆镜堆砌成墙垣,小圆镜层层叠叠,呈鱼鳞状,人如其中,无数身影映照在镜壁上,使人有如在天宫之感。
  相比山东巡抚国泰进献的翡翠亭,浙江巡抚三宝进献的这座镜湖亭显然更珍贵一些。
  不过因为国泰多给了李大总管五千两,三宝献上的镜湖亭自然只能排在第二。
  “这是个好东西,难为三宝了,”
  乾隆是识货之人,自然看出浙江献的宝贝比山东的要好,当时就笑着命人传谕旨让那三宝将两浙盐政也兼起来。
  “这么多宝贝,太后她老人家不知怎么个欢喜法呢。”李玉咧嘴笑着。
  一想到额娘已经八十岁,乾隆也是高兴,诗兴上来当即就吟道:“六旬帝子八旬母,史册谁曾见此景...”
  李玉竖耳倾听,准备好生记下万岁爷的佳作,不想万岁爷却没了下文。
  “嗯,好,好。”
  实在是不知道下两句如何作法的乾隆负手走到后面的宝物前一一欣赏,这时有内侍来禀,说是刑部尚书英廉求见。
  乾隆摆了摆手道:“朕正要找他呢,传进来吧。”
>> 用笔趣阁APP, 第一时间看更新 << 下一页

左翻页区

呼出菜单

右翻页区

统计位置